【橙新聞】澳大利亞政壇見證歷史性變局,自由黨與國家黨組成的保守派聯盟在維持79年合作後宣告破裂。國家黨領袖大衛·勞德19日確認,將不再延續與自由黨的選舉合作協議,此舉被視作對5月聯邦選舉慘敗的連鎖反應。
政治學者帕金森分析指出:”兩黨在新能源政策上的分歧已達不可調和程度,國家黨堅持的燃煤電站計劃與自由黨減排目標直接衝突”
此次分裂源於多重政策矛盾,除爭議性的核能發展路線外,涉及280億澳元的區域基建資金分配成為導火索。值得關注的是,兩黨聯盟自1946年建立以來,雖歷經三次短暫分離,但此次解體發生在聯盟首次失去昆士蘭州全部鄉村選區席位之後。
選舉數據顯示,保守派聯盟在本次大選中丟失16個眾議院席位,得票率驟降5.3個百分點至35.7%。工黨則憑藉氣候政策贏得關鍵遊離選區,將眾議院優勢擴大至81席。國家黨內部文件顯示,其核心支持群體中65%選民反對與自由黨捆綁競選。
歷史性轉折發生在西澳皮爾布拉礦區,當地原屬國家黨鐵票倉的採礦社區,本次選舉中26.8%選民轉向支持工黨提出的清潔能源轉型計劃。政治光譜監測顯示,國家黨與自由黨政策契合度已從2019年的78%下滑至當前的53%。
儘管勞德強調”合作大門未完全關閉”,但自由黨新領袖彼得·達頓的幕僚向本網透露,兩黨短期內重啟聯盟的可能性低於30%。憲法專家指出,此次分裂或將觸發《選舉法》第44條修訂,允許政黨獨立申報競選資金。